原标题:抗疫没有局外人,封控50天中沃尔玛员工最美丽的坚守
上海宣布要逐步推进复工复产,近两个月的全城静默终于即将告一段落。一切看似伟大的壮举,都是默默完成的。在上海,乃至全中国的历史中,两个月甚至不足弹指一挥间。自从沃尔玛成为保供企业,开始为居民们提供物资起,沃尔玛员工王云霞不仅没能在儿子前18年最重要的时刻陪伴他,甚至连电话都没时间打一个,几乎就没睡过一个整觉。每天电话从一大早就开始响。
她对接的客户大多特殊,有大量的医务工作者,最忙的时候,一天只能睡一个多小时,没时间洗衣服,只能都带回去让丈夫代劳。最让她想不到的是,有家医院一次定了几百条被子,因为医护们都要留守了,装备根本不够。那一天,整个沃尔玛门店晚上十点半接到订单,一直配货打包,忙到凌晨三点才结束。她朴素的想法是,对方是医生,所以一定是当下最辛苦的人。对比起来,自己这点工作量没那么重要。
最初封控的时候,沃尔玛门店负责的宝妈群每天都能炸出几千条消息,有的妈妈生怕孩子受一点点委屈,连物资的品牌都要指定,如果缺货了就分外不安。沃尔玛员工王云霞耐心安抚,说我也是做妈妈的,我知道应该给宝宝用什么。同样作为母亲,她最知道她们想要什么,也最能以过来人的身份安慰那些新手妈妈的焦虑。感同身受落在纸上永远都是轻飘飘的字句,唯有落到现实,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伟大与难得。
疫情之下,医疗资源紧张,非常紧张。很长一段时间,只要打开微博,就能看到家长在焦急地求助:在上海浦东的上海儿童中心医院,每年都会收治700个新发血液疾病的患儿,其中85%来自外地。成年人的小毛病或许还可以拖一拖,但面对孩子的病痛,没有哪个父母能忍得住。
他们一边和已经罹患的疾病对抗,一边还要配合各种防疫措施,随时储备物资,药品。以及面对看不到尽头的封控。疫情之下,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,是最不堪重负的群体。这家医院不远处有个沃尔玛门店,其实在封控前他们已经做过预演,要为相关社区快速组织物资。但真的到了面对无数前来门店抢购的顾客,以及不断涌入的线上订单,该沃尔玛店长顾伟峰和其他14名同事还是措手不及。每15分钟安排50名顾客进场,收银,补货,不停地维持秩序,一直到半夜。
医院里的一个患儿想吃自热米饭,还想喝营养快线。同事黄宏进告诉顾伟峰,这孩子得的是白血病,病情恶化了,父母问他还有什么想吃的,他说看到电视上的自热米饭很新奇,想尝一尝。黄宏进没有告诉顾伟峰的是,这件事是公司当时头等大事“弱势群体支持”的一部分,除了病患儿童,还包括视障群体,方舱医生。当然,还有养老院和独居老人。